蒸汽一点

迷恋手绘时代的闲杂人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6)

     韦伯的代表作。其观点是资本主义精神产生于新教的伦理观——主要是以加尔文宗的禁欲主义为代表,与传统隐修院的禁欲主义区别开来。
     这个论题中必须首先厘清的概念,当然是“资本主义精神”。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简单来说就是理性地进行经济活动。这恰好与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印象即贪婪、不择手段相反,韦伯强调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理性精神的一部分,他认为这种理性精神是普世的。理性活动的特征是条理性、系统性,这种特征同样存在于经济行为中。但韦伯并没有在一开始急于给资本主义精神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而是试图从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历史来还原它的本来面貌,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何谓资本主义精神”。
     关于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作用过程,凡是看过本书的人都能记得“天职观”这一关键概念。“天职”的神论支持即是预定论,上帝一开始就预定好了他的选民,那么如何证明自己是否是选民呢?答案就是——像选民一样行事,用自己的毫不松懈的努力去证明一个先验的结果。一只羊要证明自己是一只好羊,就要多产羊毛。一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应该尽心尽力地完成上帝赋予他在人间的职责。这就是所谓的天职,用英文来还原这个词更能表达它的本意,即“calling”——来自上帝的召唤。
‌     在这里必须了解西方人对上帝的观念。以新教加尔文宗来讲,他们对神的看法与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与古希腊文化也不甚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讲,基督教是很特别。在西方文化占主流的情况下,人们通常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印度文化的独特性,但是差别都是相对而言的,西方也可以是特别的。在中国,多神信仰的情况下,人与神都是可以交流的,并且人与神都服从同一道德标准,在鬼神故事中,也通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鬼神;希腊诸神则更具有人性,喜怒哀乐、爱恨憎欲,一应俱全。而上帝是真正的神,全知全能的神,是绝对的力量,人与上帝就像蝼蚁与人的差距。因而上帝不遵守人的道德,也不在乎人的善恶,他只需要人的崇拜与臣服,他是“主”,人是“仆”,他的信徒只需要为他的荣耀而工作。上帝在更高维的人类难以理解的世界,加尔文教徒说“你难以取悦上帝”,因而不要以为一时地取悦上帝就能为自己偶尔的松懈制造借口。在此之前,教会就是上帝的代理人,人们能通过忏悔来缓解罪恶造成的心理压力,教会甚至通过发售赎罪券来聚敛财富,这引发了之后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但是即是从其它基督教徒来看,加尔文宗的教义也被认为极端不近人情,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温床,也许早就埋下了现代性的隐忧,在文末,韦伯也提出了著名的“铁笼”之说。
     天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禁欲主义。禁欲主义意味着省钱,而“天职”的观念意味着作为商人就是要尽可能地赚钱——只赚不花,可想而知财富的积累是必然的。同时,禁欲主义排斥感官享受,而琢磨着怎么合理合法地赚钱就必须剔除盲目的冲动和投机行为,这两者都有助于促进理智的维持。这就是新教徒在经济行为中充满理性计算与操作的动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自己获救,无需向任何人获得确认。从而论证了新教伦理促生了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一贯地使用理解式的方法进行论证,并且在文中提出了他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分析工具。理解的方法也许看起来没有数字有说服力,需要靠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资料的查阅,但是正如埃利亚斯所指出的,社会现象的研究远比自然科学的研究要复杂多变,定量研究的方法在社会研究中有它的局限性。于是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定量至上的研究方法受到了思辨传统的欧洲学者的质疑。
     总之,这本书看完几周之后,终于草草写出了一个总结。对韦伯大佬的论证过程提不出什么质疑,西方的宗教与历史我更比不上他了解,有一点疑问就懒得写了,纯粹是学习一下,对我来讲启发更多吧。

评论

热度(16)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